2016年7月,中国国际法学会和香港国际仲裁中心联合举办了“海洋争端解决国际法研讨会”上,针对临时仲裁庭对于“岛、礁”的定义,郑若骅在总结发言时指出,有参与制定《联合国海洋公约》的专家强调,临时仲裁庭擅自对“岛”的定义进行修改,提出“不靠外部资源维持人类生存”才称为“岛’。郑若骅表示,“按照如此定义,不能自己提供饮用水的香港和新加坡,是不是都是礁石呢?”
靠着这股韧劲,郑若骅在香港律师界打出了名气。不到一年,她就获得当事人委任担任仲裁员,主要处理建筑行业的纠纷。30年间,她在多个国际仲裁规则下处理了涉及众多国家和商事主体的仲裁。2000年,她成为资深大律师,出庭时能身披丝袍,坐优先位置;2008年,通过全球选举成为首位出任特许仲裁学会主席的亚洲女性;2011年,被世界银行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(ICSID)主席指定为ICSID名册仲裁员,处理多宗国际投资纠纷。2006年,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授予她铜紫荆星章,2011年荣获金紫荆星章。
《中国制造日|“雷火神山”和它们的硬核“朋友”》【环球网军事1月5日报道】“俄罗斯驻叙利亚赫梅米姆空军基地遭到迫击炮袭击,伤亡惨重。”《生意人报》等多家俄罗斯媒体4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,2017年12月31日,叙利亚极端组织武装使用迫击炮炮击该基地,造成至少7架军机和一个弹药库被摧毁,堪称俄军进驻叙利亚以来最惨重损失之一。俄国防部随后发表声明,否认7架军机被毁,但承认这次炮击造成两名俄军人员牺牲。俄方专家普遍认为,这些“捏造的信息”可能是西方对俄发动的信息战的一部分。




